公这棵大树,许多姓贾的都想来此乘凉,这也是人之常情。
说到贾钰自己,他是宁国公贾演的庶子一脉的后人,与自己这一代已是远亲。
当年他的父亲不知何故卷入了皇位争夺之中,不幸的是,他并未得到祖宗的庇佑而幸免于难。
据说他只是为嫡系的主子们传了一句话就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当然这样的遭遇并不止他一家,还有许多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
嫡系的主子选择逃避到都外的道观里出家修道,而那些支系家族中有不少人成为了替罪羊,以平息皇帝的怒火。
这些家族中有些人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选择出家修道或者隐居山林。
听说当时他的父亲只是替嫡系的主子们传了一句话就遭受了灭顶之灾,连祠堂里都不敢设立他的牌位,生怕触犯忌讳。
贾钰的母亲是一个妾室,在事发时他尚未出生因此幸免于难。
后来贾敬听说了他的存在,便让贾珍将他接回来暂时安顿在宁荣街的一个小院里。
他依靠着宁府的救济艰难地生活,着但至少还能吃上白面馒头,相比于那些经常饿死人的贫民来说,他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然而与宁府和荣府的富贵生活相比,他的生活却又显得如此贫寒。
好在他不像贾芹等人那样被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惑而失去了自我,小小年纪就学着做一些不良的行为。
他的生母在前两年因为过度劳累而离世了,对于这位生母他的感情十分复杂。
她是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女子,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被迫流入教坊司,后来被他的父亲买回来做妾室。
尽管他对这件事感到有些无语,但这就是古代社会的现实,买卖人口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像那个香菱一样的人并不少见,她们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迫接受这种命运。
然而,耕读传家的女子明事理、懂大义、识文字,这些优点在他的母亲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