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钰沉默片刻,眼神闪烁。那两个人留下终究是个隐患,与其这样,不如斩草除根。
那两人在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投降。
所以杨云此行,恐怕只能带回两个人头了。
在扬州城的万花楼、花语阁中,双双望着天上的明月,娇俏的脸庞渐渐泛起红晕,神情中带着些许哀怨。她的思绪随着清幽的月光飘向远方。
今夜月明如镜,不知那位小公子此刻身在何处,他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月色下,一艘小船轻盈地驶出扬州城。
夜色中似乎有人在高声歌唱。
“天下战火何时休?沙场英魂战未休。
此去阴间召旧部,旌旗高擎斩阎罗!”
第二天,京郊大营的五千大军抵达扬州,随行的还有三司衙门的人员以及许多新面孔。
这些人看上去都很青涩,大多是新近科举取士的进士和举人。
看到这些人,林如海心知肚明。
明康帝打算对扬州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换血。
毕竟扬州本地的官员大多与盐运事务有牵连,且多属于太康帝一脉。
这次扬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明康帝出手更加名正言顺了。
然而这些事情他已经无心插手。
这次出手已经让他与扬州官场绝缘。
未来的事情就交给后来人去处理吧!
京郊大营的将领们大多是勋贵集团的后裔。
他们对林如海态度冷淡,因为他们支持太康帝而非明康帝,自然对明康帝的心腹林如海没什么好感。
对此林如海并不在意,毕竟各为其主罢了。
至于三司的人员,则大都是文臣一脉,可以说是明康帝的铁杆支持者。
他们对科举出身,且是明康帝得力助手的林如海自然亲近有加,与京郊大营的将领们形成鲜明对比。
很快,这些人就根据林如海提供的证据,迅速理清了案情。
他们对扬州的各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