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为什么不能做,我又不是为了名声,只是看这些人很可怜,或者您可以帮我安排人来做,我来拿银子。”
说完又看向朱瞻基,见朱瞻基面色难看,于是开口道:“大哥,我对皇位不感兴趣,所以你不用防备我,我想爹娘已经和你说了吧,我之后想出家当和尚,所以到时这里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
朱瞻基被朱瞻墉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三弟,是我想差了,可是就算你对皇位不感兴趣,那没必要出家呀,再说皇爷爷也不可能同意你出家的。”
“是呀,你还这么小,娘怎么放心让你自己出家呢?”说着太子妃就哭了起来。
朱瞻墉连忙上前给张氏擦眼泪,“娘,就算我出家,也不会去远的地方,就在金陵附近的寺院里。”
“那瞻墉,你为什么一定要赈济难民呢?”这时太子突然问道。
“爹,我一开始是想做功德的,后来见到难民的惨状,我心中实在不忍,没想到在皇爷爷治理下的大明,还有如此多的饥民,这还是在京城,如果是在外地,那又是如何的场景呀!”
朱瞻墉的话一说出口,吓了太子和朱瞻基一跳,张氏更是连忙捂住朱瞻墉的嘴。
“小祖宗,这种话岂可乱说。”张氏小声在朱瞻墉耳边说道。
朱瞻墉扒开张氏的手,“娘,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但是事无不可对人言,既然朝廷做的不好,那就要让人说,别人或是怕皇爷爷的威严不敢说真话,实话,或是抱着那种无所谓的心态看待世间百姓,把百姓受的苦不当回事;可是咱们不行,咱们家自太祖起就是贫民出身,如果连自己家人看到了都不开口,那还有什么人敢说实话?”
朱瞻墉振振有词,可是在太子看来这就是小孩心性,事情哪里有这么简单,现在二弟,三弟虎视眈眈,他们一家每天都在刀刃上过活,哪里敢有半点差错。
“好了瞻墉,你还小,不懂这些,你说的事我答应了,你去把钱拿来,记住,我可不会给你添一两银子,全部都要靠你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