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简直就是稳中稳中稳,稳到不行。
我陈大跃一定能够带出来一个顶级学生,手拿陈省身奖,脚踩华罗庚奖.
就在陈大跃还在梦游的时候。
那个旋转的圈圈消失。
许青山的论文刷新出了全貌。
【古典概率论的决定论特征与达朗贝尔的混合数学观】
许青山之前电话里就有提到过。
陈大跃没有很意外。
他并没有急着看内容,而是快速地浏览了一遍许青山的论文格式和规范。
“哦?这么标准的啊?”
许青山点论文格式非常规范。
陈大跃觉得这甚至要比他手里一些研究生们都要规范。
“有点意思啊。”
如果说陈大跃之前只是想靠着这篇论文来挖掘许青山的学术潜力。
那现在他就要用对待博士生的态度来审视这篇文章了。
此时的陈大跃不仅仅是京大数院概率统计系的主任。
同时他还兼任了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的常务理事、《应用数学学报》的编委会委员、《应用概率统计》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委员、《系统科学与数学》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京城大学数学教学系列丛书》编委.
这同样代表着,陈大跃熟知各级期刊的审稿标准。
哪怕他用自己给许青山的那种精品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衡量许青山的论文。
陈大跃发现,并无区别。
“嘶,这小子,很行啊。”
陈大跃赞叹道,他突然觉得似乎许青山要摘下斯隆研究奖、戴维逊奖也不是没有机会。
这小子,天生的学术料啊!
要知道不少人到了博士阶段都没把这论文结构格式整明白呢!
如果抛开许青山没有接受过系统指导的高三学生身份,那这份论文其实也只能说是美观,还不错。
问题是,这事实踏马的抛不开啊!
许青山就是高中生!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