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对着所有人深深鞠了一个躬,大家瞬间安静了下来,县令大人这是要干嘛,发生了什么事。
李沫大声说道:“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修路,谢谢大家舍弃小家为大家,松江县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携手共建美好的生活。我代表松江县县衙感谢大家的付出。。。。。”
一番慷慨激昂的官方说辞,把大家都感动了,老村长们更是老泪纵横,这是县令大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我们村有希望了。
有村民甚至流出了喜悦的眼泪,大人向我鞠躬了,好开心,回家后一定要跟家人显摆。
李沫的一番话,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太鼓舞人心了,心里直感叹:县令真是大好人呐。
引起的后果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工程进展得很顺利。
话也说了,该干活了,浩浩荡荡的人群往城外走去。
由宋旻带队,还有几个衙役跟着,他们负责维持秩序。
实行的包干制,一个村负责一段,村里又分下去,几户人家负责一小段,这种分工制的效率是最好也是最快的。
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出行,分开两边来修。
李沫觉得县令的好处就是把话说出去,工作由其他人来做,自己就是个总指挥,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瞬间觉得自己好牛掰。
哎,要是不用掏钱就好了。
从城门外的路开始修,古代修路没有现代那么麻烦,是因为古代没有混凝土,没有沥青,有钱的可能会用到糯米浆,比如长城就是,但是松江县穷呀,饭都吃不饱,用糯米浆来修路,简直是要杀头的行为。
穷有穷的办法,有坑的,先用石头沙土填,再用已经和好的稠泥浆灌满,泥浆风干之后就会变得坚固,当然,这种坚固也不是长久的,后续还要派人维护。
遇到低洼的就填高,遇树砍树,遇草锄草。
这些石头和沙土等等都是在荒地上挖的,不用钱,也不会影响到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