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
《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第三便是杜康造酒说。杜康造酒,这种说法除了一些文人这样说以外,在民间特别流行!
关键是口口相传,特别是由于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提到“何以解优,惟有杜康“而流行!在这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词,因此人们把姓杜名康的这个人当作了酿酒的祖师!
如今天下还有不少注释这首诗的人把杜康解释为最早酿酒者!
≈; 据说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当时,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人们开始耕地种粮食。杜康受命管理生产和保存粮食,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但是由于没有仓库和科学的保管方法,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全都因潮湿而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令杜康专职负责粮食保管,如有霉坏,从重处罚。杜康由一个负责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库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螺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螺祖发明缫丝纺织,风后发明指南车,仓颉发明文字。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
此后,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的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里,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在睡大觉。杜康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