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了他,他自然不遑多让。
在亚洲的战争奥古斯特可以不用管了,毛奇应该能够处理好,现在奥古斯特还是要将目光聚焦在国内。
因为此时的普鲁士发生了一件奥古斯特始料未及的事情。
就在英普条约签订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农业部传来的消息让奥古斯特有些蚌埠住了,年的农产品自给率是百分之九十三,今年农产品自给率暴跌到百分之六十三,这是什么个情况呢?
我们还得把时间往回拨一拨,奥古斯特刚执政时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案》,规定了容克地主不得哄抬粮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但是其实有耕地的自耕农在普鲁士中数量很少,大部分还是有地的容克地主,他们是普鲁士农产品的来源,在他们可以靠哄抬粮价得到更大利益的时候,他们就会愿意去种地,维持普鲁士国内的粮食产量。
虽然这帮人就是帮黑心商人,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算是让普鲁士人的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
可是《农业调整法案》让他们能够谋取暴利的手段没了,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让他们老老实实跟着规矩走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们也挺聪明的,转型不就好了吗?
这些领土就是不动产,拿去卖掉就可以有钱,虽然现在普鲁士的股市非常平缓,但是也是有在上涨的,人民还是愿意将钱投进股市,这恰恰给了普鲁士的工业机器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而奥古斯特在这方面投入很大,资本家,以及各种重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赚取了巨额的利益,几乎所有人都被吸引过去了。
那容克地主作为有些财产的人他们也在看到股市的前景后将钱投入到股市,希望能够在股市中捞到钱,那这许多卖出去的土地一般是由谁来接手呢?
贵族阶级,地方政府,一般就是这两个地方有能力接受容克地主阶级卖出的地,而这两个地方本来就不靠农产品赚钱,兼并这些土地也只不过是将这些土地当成商品,或者交易的筹码。
奥古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