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的难关,再花些银两疏通官府,他们这群人就安全了。之后就能堂堂正正地在大明生活,不必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等到赵老爹和浩宇详细讨论了计划,他才明白原来赵老爹竟然是个武官!虽只是个卫所百户,那也是个官职。
浩宇家世代都是普通工人,他从小就羡慕那些官宦子弟。如今这个梦想终于成真了,嗯!不过这个官宦身份似乎并不稳固。
赵老爹就是威海卫,赵家百户所的百户。实际上,好听点叫大明卫所兵,难听点就像是大明的农奴兵。
朱元璋初创大明时,原本打算让士兵们自己屯田自给自足。一旦有战事,这些屯田的士兵就能立即拿起武器作战。
他曾骄傲地宣称:“我养百万兵,却不费百姓一粒米!”
这个制度本是好的,但关键在于执行的人。他在世时执行得还好,但他去世后,这个好政策就被下面的人曲解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些军官开始以各种借口侵占士兵的土地,渐渐地,屯田养兵的土地都落入了少数军官的手中。
那些失去土地的卫所兵成了军官的佃农,由于卫所兵是世袭的,他们无法脱离卫所,慢慢地,他们都变成了食不果腹的农奴。
这样的卫所兵还能打仗吗?一群像乞丐一样的士兵上了战场,也只是给敌人送人头。所以到了明朝末年,朝廷意识到卫所兵已不堪用,只好实行募兵制。
即招募良家子弟入伍担任战兵,而卫所兵则作为辅助兵做一些杂务。
赵家老小的情况便是如此,他们所在的赵家百户被征召去对抗孔有德的叛军,充当辅助部队。一次战役后,朝廷军队败退,他们这些辅助部队不幸落入叛军之手。由于赵家父子三人居住的赵家百户临近海边,擅长驾船航海,于是被指派为叛军运输补给,也因此得以保全性命至今。
在为叛军运输物资的过程中,他们结识了这些工匠。这些工匠的生活比他们父子更为艰难,因此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