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且听亮慢慢道来。”
诸葛亮整理了一下思路,娓娓道来:
“首先,李广这个人容易受别人言语挑拨,轻易就被别人拉拢,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
当年景帝在位时,发生过七国之乱。
李广在平乱的战争中,立下大功。
可他明明是景帝的人,却轻易被景帝的弟弟梁王拉拢。
生前都是如此作为,死后成英灵,想必也不会有所改变。
其二,他太过自负。
一旦自己实力够强,觉得主人离不开他时,就会不守规矩,不听命令。
生前,他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因为骄傲自负,觉得可以得到巨大的封赏。
却因为受了梁王的好处,受景帝猜疑,所以没有给他任何封赏。
结果李广愤愤不平,到处发牢骚,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公。
主公,李广分明是自己的原因,这才没能得到封赏,却把原因甩到了景帝陛下身上,您说,这不是自负是什么?
李元霸和白起虽然也狂、也自负,但他们自负只针对别人,对主公您却是忠心无比。
这是李广无法相比的!
其三,李广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与羌人作战时,明明答应了对方只要投降,就既往不咎。
可是,当他们真的投降之后,却出尔反尔,将所有降将处死。
这种英灵留在身边,岂能大用?
最后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便是飞将军李广是个心胸狭隘、锱铢必较的男人。
当年他外出打猎,错过了进城的时间,被守城官员挡在城外,不得进入。
结果李广怀恨在心,一朝得势,便将那个守城的官员杀了。
主公是捉鬼龙王,做人坦坦荡荡,又如何能收一个如此心胸狭隘的人当英灵?
不过,他性格上的缺点,却无法掩盖他对大汉的功绩。
史官司马迁有句话说的正确,说飞将军李广乃‘桃李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