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让人震惊的个体工商户数量
沙一笙看着宁晓递给他的数据,眉头紧锁:“你确定没搞错?这五十六家,就这么能挣钱?”
宁晓点点头:“没搞错,镇上的情况我熟得很,这五十六家,要么是开了饭店,要么是在街上摆摊,都是做吃的生意。”
沙一笙叹了口气:“岩台镇这地方,市场经济就这么点影响力,要是大家都像这五十六家一样,我们也不用愁了。”
“那也不可能。”宁晓笑道“这五十六家,也不是一开始就挣这么多钱的,他们也是慢慢摸索出来的,而且都有各自的特色,镇上的其他人,就算是跟风,也做不出他们的味道来。”
沙一笙想了想说:“我们得找几个典型出来,让大家都看看,只要肯努力,就能挣到钱,这样大家才有积极性嘛。”
“那倒是。”宁晓点头“不过,这五十六家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镇上还有不少流动的商贩,他们虽然挣得不多,但胜在灵活,也能分到一杯羹。”
沙一笙点点头,又看向了桌上的财政报表,岩台镇的财政状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除了上级拨款,几乎没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样下去,迟早得出问题。
他叹了口气,对宁晓说:“我们得想办法,让岩台镇的经济活起来,不能光靠上级拨款过日子,得让大家都有钱挣,这样才能长久。”
宁晓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是啊,可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咱们这地方,条件有限,能做什么生意呢?”
沙一笙没有说话,他知道宁晓说得没错。
岩台镇的条件确实有限,但他相信,只要肯动脑筋,一定能找到出路。
他抬起头,看向了窗外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沙一笙和赵怀远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夜幕已渐渐降临,周围的灯光昏黄而温暖。
“怀远啊,你觉得咱们岩台镇的发展,靠卖地能支撑多久?”沙一笙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