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须,簪好道髻。
刷牙用的是柳树枝蘸青盐。
洗脸用的是淘米水。
接着烧起灶台,煮上米粥。
再洒扫庭院,擦拭三清像前的香案浮尘,点上一炉香。
做完这些,香喷喷的白米粥也煮好了。
这次粥稠,一顿煮了一天的量,筷子插上去,能立住。
李长生祭过五脏庙,才心满意足的锁上道观大门,出门寻人。
吴淞有一个港口,各国商船往来。
然而。
这里热闹,却并不比市区繁华。
大街小巷都是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男人,女人,小孩儿。
路边,尤其是酒楼,茶楼的边上,还有躺尸的乞丐,浑身散发着恶臭,面前摆一个布满污秽的破碗。
与那些出入酒楼谈生意的马褂商人,西装革履的洋人有着强烈对比。
这个纷乱的世道。
小孩也早早的开始工作。
营生是把水烧开了。
吆喝着给来往路人卖茶。
壮年的汉子则是推车,拉车。
没钱的车夫推独轮车。
条件好的车夫拉黄包车。
李长生还看到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一边用英语脏话骂着,一边用油光锃亮的皮鞋,狠狠踢着黄包车夫的屁股。
没人觉得不对。
路人们看那个洋人的眼神甚至有些畏惧。
这就是这个时期的上塰...
洋人逞威,租界横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李长生心情有些复杂。
但他现在还没能力管这些。
收拾心情。
李长生加快脚步,跟着地图寻了过去。
走了小半天。
他来到了一条没什么人的大街,高墙垒砌,上面还缠绕着一圈圈生了锈的铁丝网,像是一座封闭式军用建筑之类的东西。
走到大门口。
李长生才发现。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