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做披风、大氅的;有做春衫、襦裙的。
林氏带着刘珍、春红、三个小家伙和玉兰、秋菊两个丫鬟上车,常乐既当保镖又是车夫。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啊,小姐一大早就给了美酒!所以常乐喜得鞭子甩得格外响亮。
苏澜看到,费亮和苏屯则蜷在饭桌上演算加减算术题。
林氏他们走后,苏澜安排了几个木匠专门做箱子,做捧盒,而且刨花要全部留着;还向上李厝村民收买干草、草绳等物。这些都是为运送货品去京城做准备。
不一会儿,童野和卞旻、卞雍父子就一起来了。又请来李福和李禄。两个里正都说,村民说不要钱,只要允许他们到山上砍柴就行,当然绝对不会影响他的生活。童野爽快地道:“不要钱反而不好。柴你们只管砍,钱我还是会给的。”
当下决定两个山头给四百两。苏澜在下李厝的熬糖作坊和工人住房给五十两银子。后来,苏澜又独自一人去下李厝,也花了四百两买了两个山头。
议定了,接着就去丈量。当卞雍从车上拿出那一套测绘工具时,苏澜才明白,原来,卞雍真正的本领不是建筑,而是测绘!
只见卞雍拿出的工具,有些苏澜认识,有些就完全不知道。
比如,“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规”,是校正圆形的用具,也就是用于画圆的工具,一般就是那种长长腿的,可以掰开,将一头固定,一头围绕固定的腿旋转画出来的线条就是圆。就像前世学生使用的圆规。“矩”是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曲尺。是直角尺,而不是弯曲的尺子,主要是用来画角度,也辅助画长度,最后进化为三角尺。这些苏澜都认识。
可是有一样东西苏澜就不认识,更没有见过。卞雍解释,这叫“水准仪”,又叫“准”,就是用来看看两个点是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测量器具。比如家里挂一幅画,要“放平”,否则就不好看了。“放平”的意思就是要在一个水准面上。
卞雍仔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