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非常名贵,急忙打听出自哪里,价格几何。尤其是刘希、刘奇和心仪郡主、杜平,都是爱不释手。苏澜自然说,这是从船上淘换来的,也答应下次碰到,一定给他们淘换一些。
话毕,苏澜高挽衣袖,绸带束膊,露出一对玉藕似的手臂。她又挑出几只上好的小楷狼毫笔。
只见她轻启朱唇,卷起香舌,拿狼毫首先在唇舌中掭了掭,润了润,名为未开笔墨先沾人之灵气,方能下笔如神。然后玉腕轻摇,浅蘸金墨,用馆阁体恭恭敬敬地抄起《仁王经》。
刘奇掌文,苏源铺纸,李珠吹墨,刘嘉奉茶。因为是现成的金墨,也不用磨墨了,轻轻吹干就好。
杜平、申辉很好奇,这小姑娘累了一天,怎么还有精力抄经不过,看她的馆阁体字,都是爱不释手,交口称赞。尤其是这黑中泛金的秀美字体,配上质地上乘的特皮,又是慈和端严的《仁王经》,不用说,这绝对是值得珍藏的精品!
刘奇很奇怪,苏澜为什么突然急着抄写经书苏澜先是微笑不语。过后悄悄在刘奇的耳朵咕哝了几句。
刘奇又惊又喜。妹妹如果有这样一个好姻缘,他也很高兴。当然,对苏澜为妹妹的幸福而劳碌也是既感动又感谢。
《仁王经》大约有一万六千字。到亥时苏澜才搁笔,她已经抄写好了一半。她对郡主道:“我争取在郡主进京之前,抄写三部《仁王经》!求国土安乐,求世人康顺!”她笑道,“郡主回京后,我也抽时间陆续把《法华经》和《金光明经》抄下来托人带给您!”
大家都大赞苏澜功德无量。再看这字好比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一时间都惊呆了。
杜平叹道:“听阿姐说,小姐的字好,却不知竟是如此精妙绝伦!”
第二天是四月二十四,中午知府府邸有午宴。苏澜照旧早起,早跑、早操一个不拉,自然还跟几个小家伙唱了范晓萱的《健康歌》,把杜平、申辉逗得乐不可支。
正在吃早餐呢,两个仇在汪清等几个海盗的陪同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