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赤军起义为号,先再看看形势,燕兄弟不是说陈胜吴广两月之内就会覆灭嘛,届时西边项梁会拥立新王,我等就先从新王,积蓄力量再谈不迟。”
三十多岁的人就是更加成熟。
别看刘邦平时吊儿郎当,可是面对造反这种大事时,一点也不上头。
在这个四处起义天下烽火的时候,没有丝毫年轻人血气方刚的热血鲁莽,反倒很有老油子般的深思熟虑。
沉得住气,往往才是成功的开始。
也许正是因为刘邦的这种经验,才最终能够让他在群星璀璨的秦末群雄争霸中笑到最后。
正当众人还在商谈时,县衙的大门忽然被人推开,就看到曹参和夏侯婴走了进来。
“沛公。”两人都向刘邦先行了一礼,而后曹参才道:“军粮都已经下发,现在河坊街外已经安置了四千人,城北坡外安置了七千人,还有雍齿现在还带着五千人在丰邑,陆续来投靠的乡民百姓,约有三千人都被陆续分派到城外安置。”
刘邦听着点点头。“甚善,咱们的军粮现在可还够用?”
“够用,一人一日分发一斗粟米,还够吃半月有余,而且咱们还没打彭城,我听闻彭城的粮仓里足有五万石粮食,只要打下彭城,就算再多两万人,也够吃一两个月...”
刘邦和曹参一问一答聊得十分投机。
曹参也确实如历史上所言,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才,说话条理清晰,甚至还有短期的战略规划,刘邦也是相当欣赏他,对他信赖有加。
正当易承还在听曹参和刘邦的对话时,夏侯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易承旁边,他侧过头小声道:“张良先生正在院门外等你。”
“二哥怎么...”易承先是有些惊讶,刚想询问,可转念一想,张良不进来肯定有他的道理,于是也没跟众人打招呼,就径直朝院门外走。
出了诉讼堂的大院门,就看到张良站在东侧拐角处的高墙下,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夕阳照他半侧脸上,一半明一般暗,竟有种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