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明的贵公子们来说,人生道路从出生那一刻就被注定了。
长子袭爵,这是一条富贵之路。其他儿子分家产,自立门户,两三代人后就泯然众人矣,和平头百姓差不多。
庶子就更别提了,大多活的和鹌鹑似的,聪明的讨好亲爹,讨好嫡母,只求分家时能多给些好处。
但你又不是从嫡母肚子里爬出来的,谁会给你好处?
好处,大部分都是嫡长子的。
后世有人不解为何把家业大半留给嫡长子,其一,两口子得依靠嫡长子养老。其二,嫡长子手中的资源越多,家中就越稳固。
谁不想富贵延绵千年呢?
所以嫡长子对于权贵家族来说,那就是一块宝。
成国公府两口子努力多年,老纨绔的腰都不知断了多少次,广种薄收,万顷良田最终就结了朱时泰这颗果子。
爱有多深,责有多重。
所以从小朱时泰就在爹娘的高压之下成长着,读书,练武……最终爆发大战,装疯……
但无论如此,成国公府的未来是朱时泰。
所以在外界看来,这位小国公除非是疯的没法出来见人,否则未来的人生道路也被固定住了。
和他的父祖一样,成为帝王近臣,随后富贵延绵……
“你来寻我,就是想让我和你爹娘去打擂台。”
蒋庆之此刻就站在国公府外面,朱时泰低头。
“二老爷怎地不进来?”门子热情招呼。
“京师权贵子弟有几个从军的?”蒋庆之叹道,就在朱时泰心中绝望时,蒋庆之拍拍他的肩膀,“罢了。”
“二叔。”朱时泰大喜。
“老子欠你的!”蒋庆之笑了笑。
朱希忠今日轮休,正在家中高卧。得知蒋庆之有急事儿,一边嘀咕春日悠悠正好睡觉,一边爬起来。
“大郎想从军。”
一见面,蒋庆之就用一句话让朱希忠的哈欠凝固住了。他缓缓看向站在一旁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