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正在行进中。
随着接近大同城,两侧的村子开始密集,不少百姓听到动静纷纷出来观看。
“是京师大军来了。”
百姓们欢欣鼓舞,孩子们跟着行进的大军奔跑,一边跑一边回头叫嚷着。
严嵩含笑看着这一幕,这时有人来禀告,“元辅,距离大同二十里,今日怕是到不了大同城了。”
按照原先的行军速度,大军应当在明日下午抵达大同城。但严嵩令大军加速,导致错过了节点。
“今日能到何处?”严嵩问道。
“大概能到距离大同城十里附近。”
“十里。”严嵩估算了一下,“明日午前能到,正好赶上午饭。”
“是。”
数骑疾驰而来,张远说道:“是通政使身边的随从。”
赵文华的随从近前,“元辅,通政使令小人禀告,长威伯不顾劝阻,执意领军出击。”
严嵩一怔,“为何出击?”
随从说道:“斥候打探到消息,敌军带着劫掠的百姓正向西北而去,马角寨被围攻。长威伯令副总兵尤青率军去增援马角寨,自家带着人马出击,说是去解救那些百姓。”
“糊涂!”张远叹道:“这是想造势吗?墨家巨子亲自率军解救百姓,消息传出去,九边军民定然会感激零涕……”
严嵩却觉得不至于,他想到了蒋庆之这几年的所作所为……
“当初长威伯在俺答王庭时,曾为了解救那些被俘的大明将士赴险,险些身死。张先生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杜贺面色阴郁的策马过来,“元辅,长威伯出击必然有万全谋划。”
“什么谋划?抢几个百姓回来,随后造势……一军主将不说去解救马角寨,却去救那些百姓,本末倒置。”张远身为幕僚,从出发前就在研究此战,对大同周边地形不陌生。
在场的文官武将大多都觉得这话没错。
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百姓在肉食者的眼中只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