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颇为恭谨,甚至是仰慕。
蒋庆之眯着眼,徐渭有些奇怪老板的态度,低声道:“伯爷,这是使者……”
蒋庆之拿出药烟,波尔不在,孙不同麻溜的进来为老板点火。
蒋庆之吸了口药烟,开口说:“倭国多年来一直以中原的弟子自居,前唐时想翻身做主人,白江口一战惨败。随后蛰伏多年。今日使者再度前来为何?”
蒋庆之一开口就提及了前唐时中原和倭国的恩怨。
徐渭淡淡的道:“说起来中原对倭国恩重如山,从未索求过回报。”
“倭国却不知感恩,不断恩将仇报!”张居正补刀。
这二人怎地有些互相捧哏的味儿?
蒋庆之莞尔。
这番话是调子,三条心中一凛,说:“外臣来之前,陛下曾说,过去的都让它过去。作为中原的弟子,我国的一切都来源于中原。从文化到建筑,到城池,乃至于衣食住行……是中原教导了这一切,我国上下……感恩不尽。”
这态度够卑微的。
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蒋庆之开口道:“是吗?那倭寇是怎么回事?”
徐渭冷笑,“倭寇在东南为祸多年,为何倭国无动于衷?”
张居正笑了笑,心想从老板到徐渭,一人一句话,就把话题往倭国国内局势上引。
“那是……”三条叹息,黯然道:“人说家丑不可外扬,不过此事倒也无需隐瞒。当下国中有些逆贼不服王化,擅自兴兵作乱。陛下不能……制,那些战败者逃出国内,便来大明这边避祸乞食……”
——那些令大明不安的倭寇,只是战败者而已。
这话里藏着锋芒……只是战败者就令大明乱作一团。若是大军来了呢?
三条在试探蒋庆之的态度,以及他的底气。
蒋庆之笑了笑,“当年本伯南下剿倭,杀了多少人?”
徐渭说:“怕是数不清,不过京观在,回头行文地方,让他们数一数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