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近乎,却又担心被牵累。于是就在门外徘徊,听到这话,鸿胪寺的官员忍不住说:“荆川先生,倭国使者颇为恭谨,不过却吃了伯府的闭门羹,先前使者可是怒不可遏,如今也不知如何了。”
“哦!”唐顺之笑了笑,“稍安勿躁。”
他觉得蒋庆之自有道理。
鸿胪寺的官员叹道:“下官就担心那使者翻脸,回头传出去,那些外藩使者会如何看大明?”
外交无小事,这话不假,若是处置不好,引发了诸国的不满,那代价可不小。
所谓藩属国,并非是白给的。中原王朝每每一统江山后,周边小国要么主动来称臣,要么就是忌惮不已,也得称臣。
不肯称臣的,这叫做不服王化。
有句话咋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从这话中就能品出中原王朝的那种骄傲。
这个世间的一切,都该向我中央之国臣服。
这是汉唐之音。
可惜从宋之后,这种强悍而霸气的王朝就此没了。
藩属国,藩篱……从这词中就能看出作用来。
周边小国臣服,让中原王朝得以腾出手来,或是整理内政,或是攻伐宿敌。而藩属国还有个作用,那便是预警。
当有强敌出现时,比如说倭国,历史上朝鲜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当倭国觊觎中原时,却发现要想攻伐中原,就得先攻打朝鲜。
于是,朝鲜便倒霉了。
而这也给了中原王朝应对的时间:集聚大军和粮草,商议如何御敌……
若是没有朝鲜这个藩属国的存在,大明便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这便是藩篱,藩属国的作用。
历史上不少时期中原都矫枉过正了,比如说隋炀帝,为了吸引外藩来朝,不但厚待使团,更是奢靡无度的用各种手段来彰显中原王朝的富庶……
来!
朕有钱!
来了就有赏!
这种单纯用好处吸引来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