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这么一位大儒,竟被胥吏毒打羞辱,不堪忍受的王青……选择了自尽。他连嘉靖三十一年的晨曦都未曾见到啊!”
“是谁在背后指使刑部官吏私下动刑?”有人问。
瞬间,目光都投向了蒋庆之。
仿佛无数刀枪冲着蒋庆之劈砍而去。
气氛突然一紧。
三条感受着紧张的气氛,身边一个使者轻声道:“这难道是狄青旧事重演?”
“当初俺答气势汹汹,说实话,我觉着土木堡之变怕是会重演一次,就是这位长威伯,率军十万不到,竟然击败了俺答二十万大军。啧啧!这等人,便是卫霍一流的人物,堪称是国之栋梁。”
“可中原历来都有自毁栋梁的习惯。”
“放屁,那是在前宋之前。汉唐时何曾有此等事?”
能出使大明的使者,听说大明话是基本要求,更进一步,得对大明,对中原的历史和现状有研究。
一群使者在嘀咕,不时提及中原王朝的那些过往事儿。
三条在旁观,他发现那些使者大多是看好戏的幸灾乐祸,甚至……他看到了欢喜之意。
为何?
三条蹙眉,他对蒋庆之颇为崇敬,自然不愿看到自己的偶像被人这般轻视,便说道:“长威伯不只是武功了得,文治也颇为出众。否则怎会被委以新政重任?”
“俺答大败,随后大明启动新政。”一个使者冷笑,“你可知晓俺答为何大败?”
倭国和大明许久未曾交流,故而对大明内部的事儿知道的不多。
见三条不说话,使者说:“就是因为新政。”
另一个使者叹道:“说是嘉靖三十年年末发动的新政,可我听人说,新政实则在明皇和蒋庆之清洗重建京卫那一刻便开始了。”
“重建京卫后没多久,俺答就大军南下。这一战……要知晓原先大明京卫有看门狗的美誉。”
听到看门狗的比喻,众人不禁笑了。
“可就是这条看门狗,却在蒋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