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口。
他想到了太祖高皇帝当年的事儿,年少时他曾觉得那位老祖宗对官员太狠,什么剥皮实草,什么地方百姓发现官员不法,可扭送京城……
这哪里是御下之道,分明就是对付囚徒。
但此刻他觉得,老祖宗英明。
在一干人等的瞩目下,吕嵩出班,“陛下,臣请外藩使者先行退下。”
啧!
你吕嵩这是要炸了这里吗?
道爷淡淡的道:“可!”
三条本想旁观大明君臣的一次大战,颇为遗憾的同时,心中涌起了一股不安。
这股不安来得莫名其妙,三条跟着内侍往外走,一边走一边看向蒋庆之。
蒋庆之神色从容,点漆般的眸子里,尽是自信,以及锐利。
他觉得自己的气质并未变化,只是权力加身后,旁人自动给他套上的光环。
但他不知道的是,居移气,养移体,此刻的他,气质在权力的侵蚀之下,不知不觉的发生着变化。
使者们走了。
文官们目光炯炯的盯着吕嵩。
徐阶微微垂眸,今日之战他知道,而且他还给过意见。
他担心的不是吕嵩,而是权贵们。
蒋庆之用海贸之事和权贵们达成了和解。今日狙击开海禁之事,必然会引发权贵们的强烈反对。
他看了权贵们一眼,那些权贵都在看着蒋庆之。
徐阶深信,此刻蒋庆之一个暗示,这些权贵便会毫不犹豫的出手相助。
可即便如此,赞同开海禁的依旧是少数。
嘉靖帝和蒋庆之能有什么法子反击?
徐阶昨日想了许久,觉得最好的法子便是妥协。
若是硬顶着不肯低头,或是强行推动开海禁,南方那些官吏,以及士大夫们有的法子来抵制。
上下千年,古今中外,许多时候在旁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妥协,令人觉得亲者痛,仇者快的交换,实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强行推动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