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一百零九章 进山打猎

第一百零九章 进山打猎(2 / 4)

晚上才停,大雪过后,气温骤降,关东大地,从这往后,就开始猫冬的生活。

忙活了大半年的人们,也都闲了下来,成天不是吃喝串门子,就是凑一起打牌耍钱。

不光是老农民猫冬,大部分胡子,这时候也都分了账。

兜里揣着钱,或者回家享福,或者找个客栈住下,再不然就去靠人拉帮套。

实在没处可去的,还可以到山场子当木把,猫冬的同时,还能挣点儿银子。

那些绺子的大掌柜,腰里揣着银子,直接就住到城里最大的客店,或者窑子,挥金如土的开始享受。

所以,这个时候,胡子相对来说比较少。

一些大户人家也会在土地冻实了之后,将家里的粮食装车,运到烧锅去卖掉。

曲、刘两家的地,明年才能种上呢,家里这么多人吃饭,那肯定要多备一些粮食。

所以曲绍扬跟集镇上的几个大户,定了不少粮。

正好趁着落雪了,让伙计们套车,去把粮食都拉回来,放到仓房去,留着慢慢吃。

转过天,就是曲绍扬跟周传仁他们约定好的,上山打猎的日子了。

吃过早饭后,刘东山和曲绍扬俩人穿上大袜子,再套上靰鞡鞋,用绑腿将大袜子的袜腰和裤腿儿缠上。

大袜子,并不是后世人穿的那种袜子。

而是用棉布做的,类似于靴子样式,里面絮一层棉花的那种。

穿上这种大袜子,出门就算再冷的天,也不冻脚。

当然,这得是家里有钱才能穿,一般人家,就是在靰鞡鞋里面,塞上乌拉草。

靰鞡,是满语的发音,是满族人用牛皮缝制而成的一种,外观像小船似的鞋。

这种鞋的鞋帮鞋底相连,鞋前边儿均匀的缝出来若干靰鞡褶儿。

靰鞡褶儿上缝制一块翘成鼻子形状的皮子,构成靰鞡的前脸儿。

靰鞡的后面儿,缝制一块一寸宽两寸长的皮子,这是靰鞡提拔儿。

靰鞡鞋帮上钉几个靰鞡

最新小说: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归流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我不是袁术 顶级大昏君 大乾边关一小卒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圣旨召我回京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