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方才冷笑一声道:
“老夫此议亦谋私,天子如何不应!”
“也罢,既是文若有此虑,老夫便亲自入朝,面见天子言说此事。”
“文若身为尚书令,只管与我备好粮草,安排诸事!”
“待此事一定,天子便由许县西迁,老夫当亲自率兵北上讨伐河东。”
“吾去之后,此间诸事尽付诸公,还望诸位协力助之!”
他一番言罢,便让众人离去,荀攸也急忙抚着荀彧朝外行出。
岂料众人刚去,便见董昭去而复返道:
“司空,在下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言!”
见得董昭返回,老曹自是一脸笑意道:
“公仁乃吾股肱,今有何事,自可道来!”
董昭闻之,便来到了曹操面前低声道:
“我见今日荀令君似对曹公迁都之议颇有不满。”
“此虽令君之意,却不少郑司农等人之心。”
“令君乃曹公旧臣尚且如此,恐众臣闻之,必难与曹公为善。”
“彼等不应,天子亦不当,不知曹公如何劝之?”
曹操听着,脸上笑意稍稍淡去,细长的眸子微眯道:
“吾亦先入朝面见天子,不知公仁以为如何?”
虽说他刚才是说想要劝服刘协,实际上就是想要入宫和刘协好好“沟通”一番。
明面上在朝廷提议,郑玄等人当然不许。
可他私下见刘协,却有九成的把握办成这件事。
毕竟刘协这小皇帝也才十八九岁,郑玄那种人精他搞不定,但要搞定刘协只是小事一桩。
可他说着,便见董昭笑着摇了摇头道:
“曹公此举虽也可行,却容易招人诽谤。”
“即便天子应之,也必惹众臣非议。”
“吾有一计,可助曹公行事,一可说服天子,二可震慑群臣。”
曹操闻之,顿时大喜,连忙问计,董昭即道:
“古语云:春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