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苦寒之地?”
“.......”
朝堂诸公你一言我一语,皆说的有理,但又彼此多多少少有些想法。
李承乾身旁,九皇子晋王李治和八皇子越王李贞静静看着。
其实大体的框架,早在新政推行初年,太子和太原府的官员们就已经设置好了框架。
自家青壮年不够,不能将那么多的土地全都耕种出来。
那就改变生产方式!
研究新农具,从国外捕捉和购买奴隶。
人口激增,固然造成粮食严重短缺。
那就研究农事,培育新的优质良种,或是从国外进口,改变饮食结构,让百姓们肚子里的油水多些,对粮食的消耗自然就会少一些。
还有教育、医疗等等方面,这又是一大笔的投入......
总之明明是临近年关长假休沐,六部以及大唐各个肱骨能臣们,却是尴尬的发现,来年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可怕的工作量。
户部要安排人口迁移。
工部要加大如河西道、辽东道以及镇北道的基础建设投入。
礼部要建更多的大学,尤其是李承乾提出的大唐师范大学,这在如今这个对老师这个身份看得极重的年代,更是一个不小的重任。
刑部要制定出更加严厉的,针对奴隶逃脱,以及主奴通奸的惩处力度。
兵部这边也接到了太子的命令,要将地方的城卫军和衙门捕快进行筛选和整合。
分为职业的城卫军,专门负责防备地方出现大规模武装暴动;巡捕,类似李承乾后世的地方警察;另外便是专门处置命案和恶性案件的法捕。
吏部,依旧如往些年一样的,继续加大对地方官员的培养和筛选,配合好来年的各项事务顺利推行.......
就在长安这边各部门在一场朝会之后,纷纷进入忙碌的开会仪式和分配来年任务的时候。
贞观皇帝陛下也终于是在纠结了几日后,带着车队启程返京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