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81章 陛下要不咱就降了吧,外面全是太子的诗作

第481章 陛下要不咱就降了吧,外面全是太子的诗作(1 / 16)

农策驳......这......

长安各大勋贵看着紧接着送来的这篇太子所作词句的篇名,所有人都只觉得脖颈发凉,历朝历代。

皇帝和太子争斗本就是鲜有耳闻。

但,偏偏他们大唐贞观这一朝,皇帝和太子间争斗的竟已经被朝堂甚至是民间,视作了寻常谈资。

别的朝代,太子战战兢兢,生怕被削了储君之位。

贞观这一朝的太子.......追着皇帝乱杀......

“嘶......”

房玄龄府邸,好在如今他们眼瞅着再过个几天就到了今年休沐的日子。

皇帝和太子再怎么争斗,别说是文斗,便是武斗,那也是皇后娘娘的事情了......

他深吸一口气,定神品读起来太子的这篇《水龙吟·农策驳》。

“千年皆道民愚惰,谁见苛捐消骨?”

“文景轻徭,开皇减赋,依然寒户。”

“渭北春犁,江南秋镰,几曾温足?”

“算仓中五谷,七成输税,余糠秕、填肠肚。”

仅仅是上阙,便让房玄龄等经历过隋末动乱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动容。

也全都明白,陛下劝百姓勤于务农。

太子则上来就驳斥“百姓耕田不需要官府劝说,华夏农民历代勤劳,但那又怎么样?还不是吃不饱穿不暖?”

皇宫之中,长孙皇后眸光闪烁着亮光,玉手提笔,誊抄下那上阙的最后一句,却不由喃喃低吟。

“算仓中五谷,七成输税,余糠秕、填肠肚.......高明是真的知道百姓困苦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啊。”

一旁,杨妃颔首:“是啊,不然殿下当初去太原府推行新政,又怎么会一上来就对世家和地方豪强动刀子呢?新政再好,好处落不到百姓手里,那也是肥了世家和地主豪强。”

“古之文景之治,还有前朝开皇盛世,百姓口中的好日子,也不过是能活命或是不能活罢了,不被兵灾战乱裹挟

最新小说: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归流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大乾边关一小卒 顶级大昏君 我不是袁术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空降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