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岁,在这个年代,算是非常长寿,新一任大王又要继位了。
世人都说,妘莘大祭司一生都在神山上为虞国祈福,未曾嫁人,教了许多弟子,但没有一人,可以读懂全部简牍。
这恐怕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
当年扎着两个小辫随侍在身边的小姑娘,已经不在了,她选择葬在山上,继续陪伴妘莘。
身边的侍从也换了一批,除了几十年不变的的山川,周围的一切好像都变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祭司大人为数不多的几次下山处理事务,都会避开祭台那条路。
而今日,她却说要去祭台看看。
她在侍从的搀扶下,来到山神像前,只摆上了甜瓜。
没有繁杂的祭祀礼,她甚至自己拿了两块吃。
这些年绕路避开祭坛,是她不敢来,她知道祭祀的过程,所以害怕在这里看见跟他有关的东西。
现在特意过来,是知晓自己大限将至,再不来就没机会了。
看着寂寥清冷的祭台,年迈的祭司轻叹一声,虞国的气数也即将走到尽头。
再过几百年,人牲祭祀、殉葬会逐步被废除。
她算到了。
当晚,妘莘平静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不需要牲畜和奴隶殉葬,也不需要什么陪葬品,把她最喜欢的玉雕人俑放进去就行。
也不用挑什么地方,在山里随便挖个坑就行。
她是虞国最尊贵的祭司,幽地的女侯,以这样身份,却做出这种安排实在令人不解。
妘莘的弟子,也是幽地新任祭司前来劝说。
她只说,“没有后人,要什么风水,何况命数到了,哪都一样。”
王陵在龙脉上,虞国还不是气数将尽,二十年内必亡。
“我也不在乎死后在地下享受荣华富贵,怪冷的,只希望下辈子可以去看看天下的山川河流,如果还有下辈子。”
虞国祭司妘莘最后留下的卜辞,是自己的大限,还有一则几百年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