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斐然惊讶地看着这一幕。
台下居然没有一个人反对。
你们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一位领导鼓励道:“斐然,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挺身而出,难道你不想为国家做点贡献吗?”
另一位领导笑道:“斐然,可控核聚变这个项目是你打下的基础,理应由你来带领,希望你能加快进度,时不我待啊。”
秦院长笑道:“你就别推辞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
话说到了这份上,还拒绝什么呢。
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就是工作进度汇报。
秦院长向领导们详细汇报了工作进度,并且部署了接下来的重点方向。
对于可控核聚变来说,最难的就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但是,由于赵斐然的存在,当前的理论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大量的数据也通过这段时间的实验得到了验证。
接下来最关键的是需要一个能够承载理论和数据的技术容器。
如果有一个设备能够完美地契合赵斐然的理论和数据,那么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日子就不远了。
“目前能做到真空、高温、高压的设备,只有托卡马克装置。”台下有人指出。
“可是这个技术自从提出以来,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没有任何进展,可以说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是啊,我们在这一方面几乎是空白。”
“就连鹰国也还停留在初期阶段,遥不可及。”
“现在缺少的只是一个装置的模型,只要构建好模型,材料只是填充的部分。”
“我建议制定时间计划,分段完成。”
……
台下众人议论纷纷。
大家热情高涨地讨论起来。
有人提议制定一个五年计划。
也有人持更加谨慎的态度,认为至少需要二十年的筹备。
二十年,我恐怕都看不到结果,就像是一场白忙活。
五年太天真了,连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