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晨心理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排斥任何渲染父爱的场景,包括朋友圈父亲节晒照的,也包括中学课文中朱自清的《背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被抛弃过一次的孩子,肉眼能见的别人家的圆满都是欲加之罪。
第2/2页)
另一方面能在她生命里回归父亲本位的人,对她又有着不可名状的吸引力,从来没有一个男性的长者告诉过她在一张白纸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潘晓晨觉得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位贵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不假思索,不经思考,有时候急于表达的时候,先放一放,沉一沉,记者除了敬畏心,敬畏新闻里的人和事,还要存戒备之心,那些振振有词的评论经过审视了吗?那你要做的就是给大众提供足够的信息,其实如何评论就水落石出了,你也得相信观众的智力,大家都不傻。”
老编辑的茶香溢出来了,边角的绿萝刚喷了水,整个房间又有早晨阳光的清润感,潘晓晨觉得自己像蔓生植物一样被施了养料在疯狂生长。
“没下功夫采访的事儿,你写起来都觉得虚,蓝宇辰的商业版图不小,这些天你就跟着他,跟紧了,能参加的会就参加,能对话的人就对话,看他是怎么和别人说话的,看别人是怎么跟他说话的,看他工作和不工作时候的状态,要学会挖掘,你缺少鲜活的素材,这些都是你给读者的信息量,你得想方设法让这个人物立起来。”
“之所以让你去,一是他们都被练过了,还扶不起来的人我就不扶了,劝他们趁早改行,你就检验检验这条路能走多远,再者你时间最多,大胆练,杀猪杀尾巴,各有各的杀法,你就好好琢磨自己这点业务,怎么观察,怎么提问,怎么写有镜头语言,你自己做主。”
潘晓晨领了命,从主编办公室出来深吸一口气,这显然不只是采访名流听起来这么光鲜亮丽的事情了,1个月,如果下功夫完全可以重塑一个人了,潘晓晨深知不管媒体怎么变,好的采访者一定会有的,不管形式怎么变,观众和读者对好故事内容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