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一个金箍棒打死了六耳猕猴。就是这个行为,有一种说法,是假悟空打死了真悟空。非也!金钵开启前,一个悟空被困在里面,外面的悟空说道,我说如来,你也不怕把钵盂打破!如果说这么称呼佛祖的,真假悟空都有可能。那么,情绪是最能证明身份的。钵盂里的悟空被钵盂外的悟空打死后,佛祖要剩下的这个悟空去保护唐僧。这个悟空无奈又负气地说道,他不要我了!我还去干嘛!可爱又真实的一句话。恰是这句话,证明了身份!只有真悟空才在唐僧那里受了委屈!剧情倒回去。真假悟空打进灵山的时候,佛祖道,看!那边二心的打来了!二心俩字,当真佛法无边了。是悟空对取经事业,是去是留的犹豫取舍。是一真一假与亦真亦假的是非分明。是师与徒的信任与嫌隙。从头至尾,除了如来,所有人都在局里,悟空更是深陷局中局。因为从一开始,假悟空就是如来给真悟空上的一课。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地狱,鉴别专业户谛听辩出了真假却不敢言的原因。那时,我们以为谛听是害怕得罪两位本领高强的大圣,其实是谛听不敢提前揭开佛祖的谜底。六耳猕猴,或许并不存在,它只是佛祖的一个障眼法。普天之下,也唯有佛祖的法力能让玉帝、菩萨等众神仙无法企及。假悟空的天赋本领甚至在真悟空之上,若真有此非同一般的存在,佛祖连大闹天宫的猴子都能容得下,又怎舍得这样的人才被打死,又怎么忍心?六耳猕猴,从来不是替身!又或者说,根本没有六耳猕猴。悟空可以被取代,但佛祖留情了。一是悟空并没有大错,二是取经团队已经过多年磨合,项目也已经进入中后期了。佛祖不过是以极其隐晦地的方式让众人明白:即便你很有本领,但也并非非你不可。可这世上哪里会有无可替代的人与物啊!一个职位、一个物件、一个爱人,所有的所有,大抵都是硬实力与软情分交融,被接受继而被珍视。不可恃才傲物,不可恃宠而骄。一切,都有极限而已!六耳猕猴的本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大致意思是能耳听八方,什么东西都躲不过他的耳朵,这一点,从六耳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