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逼人。
寂静的王府后宅,只有青朴园二楼偶尔响起几声男女交谈,和某位已为人母的女士的破防低吼。
但这刻短暂温馨却也没撑到天亮。
寅时初,前宅传来消息,史大郎漏液进城,已在前宅花厅等候。
陈初过来时,淮北水军第二团团长史大郎同李骡子正坐在厅内喝茶,由前宅管事翁丙丁陪同。
“王爷,属下已见过了张多福、徐鹭两人,并宣读了那柴极旨意”
一见面,史大郎便起身汇报了这回南渡淮南的过程细节。
对于淮南诸将同意配合淮北的结果,陈初一点也不意外。
多年来,淮北对淮南的经济渗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淮南百姓因木绵种植获利颇丰,但产出九成皆被淮北消化。
淮南沿江文武,更是在频繁漏舶走私中都分了一杯羹,挣的盆满
钵满。
此次周国进犯在先,淮北若以此借口大举挥师进军淮南,望风归附者不知会有多少。
这种局面下,张多福、徐鹭若还想力扛淮北,被他们阻了财路的下属只怕都不会同意。
更何况,淮北还有大周太上皇圣旨这手拍,藉此给了淮南周臣台阶和体面。
“既然沿江无碍,大郎你和江团长的水军也不要憋在淮水了,天亮后,便依照以前训练过的内容,将林承福两营天雷炮搬到船上,出海浪一浪吧”
造船是个漫长的过程,因以前淮北战略重点在陆不在海,真正的深海水军一直未能建立起来。
但淮北水军依托天雷炮的训练却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
眼下虽水军不能驶向深海,但紧贴海岸线一二十里的航行完全没问题。
至于想要适合远航的海船造,自然不如抢。
泉州港每日往来的远海大船何止百艘,你不拿我不拿,咱淮北怎么能发达
初八一早。
王府后宅饭厅,陈初难得在家吃几回早饭,近两日,众女眷一改留在各自院子里进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