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浅渡在北疆数年,已经成了边军的主心骨,可以说那些边军是只知时将军而不知皇上。如今班师回朝,时浅渡却干干脆脆地把自己带了多年的边军让给别人,只带了一小队亲信回京,这就算是主动释了十万军权,摆明了忠心耿耿。
如此一来,皇上必然会犹豫,不知道给这样的人才什么样的职位,才既不会亏待了他,也不会让他负才傲物、权力膨胀,以致未来威胁到皇权。
“知道了,去勤政殿。”
在得了通报之后,沈青迈入勤政殿,走到皇上孙正梧面前,跪下行礼。
面对其他人时身上那股嚣嚣之感已经不见了踪影,仿佛他从来都只是一个忠心不二的奴。
“奴才拜见皇上。”
“哎呀,你跪什么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吧,快点起来。”孙正梧快走两步到他面前,亲手把人给扶了起来,“这趟辛苦你了,边军大获全胜,击退蛮夷上百里地,也有你的功劳啊。”
“奴才不敢冒功,边军能获胜,主要还是时小将军的功劳。”
沈青起身后,微躬着腰,神态恭敬。
他边说着,边把话题往时浅渡身上引“皇上有所不知,奴才两次遇险,都是时小将军单枪匹马救奴才于水火之中,要不是时小将军,奴才恐怕都没机会再见皇上了。”
单枪匹马一个词用的好,在透露出时浅渡骁勇善战的同时,又不经意地表达出几位守军将领中,只有时浅渡一人去救我,其他人都没有去。
“竟有这事”孙正梧眉头微敛,片刻后,朗声叫好,“好啊,确实是有拳拳之忠啊。”
派自己最信任的沈青作为监军,那沈青在外代表的就是他的脸面。
可是,他心里也不糊涂,知道那些文官武将们平日里最瞧不起宦官,可以想到,很多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把沈青放在眼里,甚至有人上书直言,劝他削了沈青等一干宦官的权力。
沈青遇难,恐怕很多人会在心里幸灾乐祸吧。
这时浅渡能在北疆主动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