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玄幻奇幻 > 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

第 168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五)(1 / 9)

第一次,是宋仁宗期间,由范仲淹举行的“庆历兴学”。

范仲淹是特别重教育的一个人,他可以称得上是宋代书院和教育繁兴的第一人。

他和继父继兄的关系一般,家境算不上好,但为人聪慧,很爱读书,十几岁的时候就考入了应天学院苦读。当时的应天学院正好从民间书院被改为应天府的官学。

得益于北宋教育制度的改革,官学不再限制出身,像范仲淹这样的平民百姓只要能考上,就能去读,还不限地域。应天书院在现在的河南商丘,而范仲淹是从山东过去的,入学条件可以说是非常宽松了。

而且,北宋那会儿已经有助学贷款了。能够考入官学的,可以减免学杂费,还给生活费,如果真的很贫困的话,甚至连考试的路费都能资助。

范仲淹风尘仆仆的踏入应天书院的门。

他将在这里学习好几年。

书院给他安排了住宿,另外还有伙食,等于包吃包住,只是吃得很简单,每天也不过是馒头白粥咸菜豆腐之类。

后来,范仲淹的一位家境富裕的同窗看他每日都吃这些,有些看不下去了,派了仆人给他送了极为丰盛的餐食。

范仲淹却没有接受。

“这是为何”他的同窗很是不解。

范仲淹颇为平静的道“这些吃的很好,只是我已经习惯了之前的清苦,我担心自己这顿一旦吃下去了,日后会天天惦记,再也吃不了白粥咸菜的苦。”

所以宁可不要。

那个富裕的同窗听了后,很是佩服的朝他拱了拱手。

当时的学子们如果能考上中央学府,也就是太学,那待遇还要更好,包吃包住还有生活费拿。每月一千文,相当于现在人民币八百块的购买力,算很可以了。

这些朝廷的福利政策就是范仲淹虽然家贫,但可以跨省前往求学的原因。

咱不说后期这种制度执行力到底怎么样,但最起码当时已经有了这个意识,那就是教育是需要投资的,尤其需要国家的大幅补

最新小说: 轮回无极:逆天武魂 混沌道祖 谁说当卧底不好的?当卧底可太棒了! 弑神者,我重塑天地法则 牛马是怎样炼成的 重生七零离婚忙,前夫全家哭断肠 开局即大帝,就你让我赴三年之约? 混沌战体你不要,化身邪神你哭啥 登神 清冷师尊爆改合欢宗,大佬狂争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