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看他们如何风雅”
他正在为变法一事操心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了税制的改革,天天和钱打交道。
今天,我们就先来讲一讲,在经济学尚未建立起来的古代,那些力挽狂澜、搅动起风云变幻的经济学家们。
第一位,当然是赫赫有名的管子,管仲
春秋五霸,首霸齐桓公。
而齐桓公身后站着的人,也是让齐国变得强大富裕的人,就是管仲。
这可是一位敢向鬼神征税的男人
齐桓公觉得国库空虚,想要向百姓们多收一点税,他去请教刚上任不久的相国管仲。
齐桓公提了好几个税种,比如什么房屋税、人口税、牲畜税等等,都被管仲否决了,觉得这些税都会引起负面的效果。
他给齐桓公出了一个主意“昔日尧身边有五个功臣,但现在并没有人祭祀他们。君上何不下令让国人祭祀这五人,春天可敬献兰花,秋天可收新谷为祭;用生鱼做成色干祭品,用小鱼做成菜肴祭品。这样,齐国的鱼税自然会增加百倍。”
齐桓公心想,言下之意,这些祭祀的用品可归为国有,且同时还能教化国民祭祀礼仪。
可谓一举两得。
他不由得夸道“此法极妙”
管子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很多管仲的故事,比如兵不血刃就让收服一个国家,简直就是古代版本的贸易战。
虽然他没学过系统经济学,但显然在这上面拥有极佳的天赋。
齐桓公想要收服衡山国,管仲听闻之后献上一计
“若此计成,或可兵不血刃让衡山国归顺。”
齐桓公听了他的话,派人去衡山国高价收购兵器,一收就是十个月。旁边的国家见状,觉得有些慌张和蹊跷,于是也跟风一起来收购。
衡山国君赚钱赚得脑热,将兵器价格翻了好几倍。
于是,整个国中全部热火朝天的投入到军工生产,都没人种田了。
齐国又暗中收购粮食。
等到衡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