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如今卖身为奴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
毕竟,土地的总量是固定的。
这代表着大明人口越多,每个人能分到的土地就越少。
虽然自己可以将精耕细作推广到大明。
但是,精耕细作能够提高的产量,其实是有限的。
个人名下的田亩太少,在地里撒下再多的汗水,也刚够自家填饱肚子。
遇到点小病小灾的事,根本没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朱樉以前听到,自己老爹哀叹民生之艰难。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那便是在灾荒之年,杀几个为富不仁的地主、富户。
将其粮食田产分给穷人,帮助他们一起度过灾年。
可当时朱元璋反问,若是灾情连绵不断,富户被杀完了,又该怎么办?
朱樉当时语塞,绞尽脑汁都没想出答案。
不过,在今天听了林澈,有关山川河流重要性的课后。
他反倒是触类旁通,想到了解决人口不断滋生,土地不够分的问题解决办法。
那便是,林澈讲过的开拓殖民。
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明的穷苦人。
不至于一到灾年,就落得个卖儿卖女求活的悲惨下场。
“你小子悟性见涨啊!”
林澈放下手里的鸡腿,意外的看了朱樉一眼。
能从华夏山河,联想到用殖民开拓,来解决人口增多的问题。
这小子的思维能力,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
如果大明能展开有序殖民,不断向外输出人口。
内部因平均资源太少,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将会消弭于无形之中。
夸奖了朱樉一句,林澈继续讲课:
“如今世界,唯有不断向外开拓,抢夺更多资源财富,更多矿产和土地。”
“我华夏子民,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其中的道理,倭国已然意识到了。”
“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