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蓄势待发
师徒俩坐在电脑前,讨论这6篇论文的最后问题。
“老师,咱俩挂共同一作吧”宋河手放在键盘上,“您放前面,我放后面。”
“荒唐”安玉龙斩钉截铁地拒绝,“你第一作者,我第二作者。”
“或者咱俩共同一作,我前您后”宋河退了一步。
“你一作,我二作。”安玉龙重复了一遍,端起茶杯轻吹茶叶。
宋河为难,“怎好意思让您挂二作课题是您带我做的,您都做到8000个路口的规模了这事儿传出去,学生我岂不是成了侵吞导师成果的恶学生”
“谁会觉得学生能侵吞导师的成果”安玉龙神态平静,“写吧,你一作,我二作。”
“可”
“不要有心理负担。”安玉龙喝了口茶。
“半个月前,我一看到你的脑路
模型理论,就有种预感,你会很快做完整套模型。为什么因为你的思路有灵气,年轻人的灵气。”
“贝内特金奖的领奖通知发给我的时候,我纠结过,如果我花时间去领奖,回来以后你肯定完工了,这套理论最终会以你为主。”
“但想了想,我决定把这个机会留给你。”
“我老头子,名利双收了,你年轻
人,没拿过数学奖,人生漫漫,你更需要这东西。”
“所以,写吧”安玉龙喝着茶,用眼神示意电脑屏幕。
宋河心中一动,不再推辞,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敲上论文作者名,把自己列为第一作者,安老师放在第二作者。
原来安老师早打算好了,要把成果让给自己。
以安老师的水平,如果不去领奖,完全能抢先完成上万路口的模型构建。
而且贝内特奖往届的规矩是,哪怕得主不到场,奖金奖牌不会取消,依然会邮寄到得主手里。倘若安老师不去日内瓦,完全可以鱼与熊掌兼得
所以,安老师不是去领了一份奖,反而是放弃了未来的一份奖,把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