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买千石粟。可是灾民数量庞大,足有上万人。
“少君,还要购置吗?”奢奴低声问道。
虽然聂氏不缺钱,可问题是他们如今不在栎阳,而且灾民是个无底洞,根本就不可能喂饱。仅凭三百金就想要赈济灾民,无异于杯水车薪,甚至是痴人说梦。
“买!”聂嗣咬了咬牙,不管怎么样,他要尽力去做,能救几个是几个。
奢奴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意外,仿佛早已猜到了自家少君会做这个决定。
“唯。”
奢奴下去召集人手,前往市井。
聂嗣长舒口气,望着窗外的景色一时无语沉思。
丹水书院可不在丹水城中,而是在郊外的矮坡上。当夜幕降临,聂嗣使用谷庐交付的令牌后,果然顺利通行。
看着一辆辆满载粟的马车,丹水县尉嗤笑,不由得对身旁县卒道:“这些个出身膏粱之家的学子,不当家,不知道生计之难,散金如泥,当的是败家。”
第2/2页)
县卒回忆道:“今日有不少学子购置粮食出城,他们准备做什么?”
“听闻是丹水书院的范夫子正在赈济灾民,这些学子应该是去凑热闹的吧。”另一名县卒道:“等他们无钱之时,想必也就不会折腾了。”
言语之间,对学子们帮助赈济灾民的行为甚为蔑视。
丹水县尉则在暗自嘀咕,县君不是说好了封城么,为何又对这些丹水书院的学子放行。
此刻,丹水县衙。
张德正在和贾呙密谈。
“你是说光禄大夫闫癸来见你了?”贾呙问道。
“不错,他昨夜来的。带着天子的旨意,以天使身份想让我帮助他赈济灾民,但是被我以借口搪塞过去。”
“做的好。”
“不过......”
“不过什么?”
张德道:“不过闫癸向我要了城门通行令,前不久县尉来报,丹水书院的范夫子正在赈济灾民,其书院学子也都纷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