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胆小怕事,躲在后面不敢进攻。侥幸保住民声,后来蒙恬和我一起随太子攻打楚国,蒙恬又是功劳平平。”
“如今大王要去攻打齐国,却任命蒙恬为大将。而我只是裨将。这不是说,我不如蒙恬么?”
“将军,您的功劳已经够大了。但是蒙将军为世家蒙氏大子,未来承袭蒙老将军的爵位。蒙家在军中声威甚大。而将军在军中却只有自己的名声。”
“秦国攻打齐国,就像是取出放在剑鞘里的剑,去削案上果子那样简单。对于大王来说,大王需要的不是善战的将军,而是借此机会把功劳赐给自己想要提拔的人。”
李信闻言皱眉,“大王怎么能这么做呢?不重用有能力的人,而去提拔一个世家的继承人。”
这门客望着李信,“将军认为自己擅长政事吗?”
李信露出不屑的神色,“
无非是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我不屑参与罢了。”
“那将军认为,自己的军事能力如何呢?”
“放眼整个秦国,我仅在武成侯之下。”
这门客见到李信这样,也是十分无奈。
他这样的人,能成为驷车,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门客的谏言最终的吞到了肚子里去。
——
而另一边,蒙恬得到这个消息,也十分惊讶。
“大王任命我为主将,这是信任我啊。”
蒙恬,从小学习儒家君子六艺。这在当时秦国咸阳城内,是非常罕见的。
秦国素来有儒者不入秦之说,当年老子和荀子都曾经来过一次秦国,但是来过之后都走了。
秦国国内,一直是法家为主。
等到秦国逐渐蚕食韩国,又得到了法术势更为厉害的驭臣之术。这些手段和法家理论结合,使得秦国的政治制度越发走向君主专制。
而这个时候,秦国的很多贵族、原有的世家,他们只看到了战争让他们的爵位升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身边多出来的齐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