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素律放下奏折“卿家这小半年辛苦了,不知朕让卿家寻找擅长刑名探案的敏锐之人,可有收效?”
张庭立在殿中抱礼“臣依圣上之言,派人在地方搜寻已有数百人。只是他们虽有才干,但出身低微,在朝中恐无立足之地。”
在朝廷做官是有门槛要跨的。
那些世家出身的子弟,什么都不用做,只消识几个字能说几句正经人话,便可靠家里安排个好职位。
不识字、不会做事也没关系,家里安排去地方外任,身边跟两个师爷幕友替做事,熬几年资历,回来照样能混个好位置。
那非世家出身就做不了官吗?
也不是。
如同丞相柳常德、摄政王江若谷,他二人也是平民出身。虽颇有才干,但也不是只凭自己走到这个位置。
柳常德寒窗苦读十数年,是做幕僚得到世家赏识,娶了贵门女后才平步青云。
而江若谷未有与世家联姻,却能做高官掌大权,许多人认为,是有花素律原身及其兄长撑腰,后期又受先帝赏识的缘故。
实则不然,这已是他为官后面的事。
江若谷之所以能跨过那道门槛,是因大俞重道。
他少时曾在武当山听学数年,极受武当派掌门欣赏,得了掌门举荐,他才跨过那道门槛。
否则江若谷一个亲眷全无,没门路又没银子的孤儿,怎可能入得了官场?
由此可见,在大俞想当官,只有才干是不够的。
最要紧的,还是有贵人相助。
否则就是再有才,再有钱,也不过谋个低等的一官半职,当个听喝的小官。
可贵人,比才、钱,还难有!
没出路,读书再多书也成了无用功,在大俞自然形成了平民不读书的风气。
能做官的人才,便愈加得少。
由此,世家门阀垄断了做官的途径,相当于垄断了权利。
而权又能限制财,抑制商人牟利。准确的说,是抑制了不能为世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