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疑惑地反问:
“不是要换上便服吗?”
朱元璋哭笑不得,摆手道:
“不必如此麻烦,就这样吧。来人,快给李先生备马,我们要出发了!”
话音未落,李善长已被小太监们粗鲁地扶上马背。
瞬间,狂风骤起,李善长瞥见朱元璋的步辇,由十六人抬着飞速前进,那些小太监们跑得飞快,仿佛脚底生烟,几乎要擦出火星。
还没让李善长来得及揣摩朱元璋的意图,他们已抵达钟山脚下的隐蔽书院。
李善长难以置信地注视着眼前的建筑,心中惊疑:
“何时钟山之中,竟藏着如此一处幽静之所?”
朱元璋轻声提醒他入内莫要暴露身份,令他更是困惑。
此处与皇宫相通,隐藏身份,有此必要?
踏入书院的那一刻,李善长目睹了太子朱标及其他大明亲王,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他的惊讶几乎难以言表。
原来,这些皇子并未缺席课堂,而是转移至此地勤学。
他的目光随即落在讲台上那位青年身上,一眼便察觉到对方的视力似乎不佳。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明白朱元璋先前的话意,无需更换装束,因为对方根本无法辨清。
恰在此时,秦放结束了课业的检查,朱标急切地提问:
“秦先生,我有一事不明。”
讲台上的秦放保持着平静,简单回应:
“请讲。”
朱标脱口而出:
“秦先生,假设洪武年间我大明便拥有了土豆,能否安然度过那长达五百年之久的寒冷小冰期?”
秦放沉思片刻,缓缓回答:
“若洪武年间土豆已为我大明所有,那么我国必将铸就一段比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辉煌的篇章。”
“甚至,它会远超清代的康乾盛世。”
“毕竟,康乾虽盛,但清室治下的百姓还承受着女真八旗的沉重负担。即便是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