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都市言情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389章 《上南台书》

第389章 《上南台书》(1 / 4)

正如张鼐一样,许多江南读书人看了中华文明入台史都对东林党弃台的言论大加驳斥。

而在福建,此时讨论最热烈的就是开海禁海的议题,这篇文章正得其时,引起的反响自然更大。

漳州诏安县,夏宏手拿着一卷文抄走进沈鈇的书房,笑道“继扬你看看这是什么”

沈鈇接过他手中的文件,看了一眼,惊讶说道“是京城抄报行印的中华文明入台史此文已经传到京城了”

此时各地的印书作坊使用的字体很不相同,京城的印书喜欢用较肥的宋体字,墨色黑中泛着些许微红,这年代喜好藏书的人家一眼就看得出印刷品的产地。

夏宏点头“这是我京城中的朋友专门寄来的,王建阳这篇文章已经传入京中,实在没想到此文能够流传得如此之快继扬,我们于此事之中也有一二功劳呀。”

沈鈇也是大喜,捋着自己的白须点头道“总算是不负八闽父老之望了。”

沈鈇是万历二年的进士,当过九江知府、礼部主事,九年前告老还乡。而夏宏则是潮州人,也是进士出生,曾经做过沈鈇老家诏安县的县令,且和沈鈇是多年好友。两人都熟悉漳州的情况,是坚定的开海派。

王文龙的中华文明入台史在旬报发表之后,沈鈇就看中此文能成为开海派的立论根基,组织了漳州商户将这篇文章印发,一口气直接印了上万份。

这年头和后世差不多,一篇爆款文章的传播不仅是要靠文字写的好,背后的推手也必不可少。

福建的印书成本很低,加上有漳州商人的补贴,这些福建油墨快印的中华文明入台史卖到江南,即使加上运输成本一份价钱也不过五文钱。

所以张鼐能够在松江府这么快就看到王文龙的文章,并不完全是因为这文章就有如此大的传播能力,还有沈鈇他们出钱印刷降低成本的功劳。

夏宏拿着京城送来的中华文明入台史再次,赞叹说道“王建阳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正当其时,以史料铺排的文字也足够犀利,可是帮了福建商人

最新小说: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偏她来时不逢春 垂死病中惊坐起,旧日竟是我自己 穿七零:辣媳被糙汉掐腰强宠 红楼之官宦世家 农门小医女,被战神王爷强撩走了 听懂毛茸茸,她爆红全网带飞祖国 穿成恶毒雌性,与帅气兽夫们贴贴 穿成恶毒雌性,开局就送七个俊美兽夫 双大明对比:朱元璋求我当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