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程一愣,暗暗流汗,面上笑道:“正是在下。”
“您可是名满两广呀。”王文龙笑着奉承。
黄程连忙笑道:“哪里哪里,建阳先生过誉了。”
……
海五路的会馆门前热闹非凡,离会馆相隔一条街,李家的一个铺面里,巡抚衙门的公人小心翼翼地监视着会馆门前的动静。
“那三个鬼鬼祟祟的就是倭人。”刘香手下的师爷指着远处道。
“要不咱们先上去把他们抓起来。”班头紧握水火棍,神色紧张。
“不要打草惊蛇,看看他们和哪个接头,最好一下子把一串人给带出来。”说话的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的一个百户,姓陈。
锦衣卫的正式机构只在南北两京设立,福建因为长期防范倭寇,也经常有锦衣卫的派出官员前来公干。也是黄程倒楣,王文龙去通知镇海楼时正好就有个锦衣卫百户在泉州,而且他就是前来防倭的,查了半天没查到几个真倭寇,王文龙这人名气大,这样的名士居然被倭寇给盯上,陈百户得知消息之后亲自来提点兵马。
锦衣卫办公受赏的途径几乎全靠上司提携,有相当高的私人评判成分。
荷兰人、倭寇再加上王文龙哪一个都是响当当吸引眼球的题材,陈百户如果能把这案子办的出彩,肯定能被上司看到。
荷兰人想要用倭寇来诬陷王文龙,肯定不可能直接派倭寇在大街上抱着王文龙的大腿就攀关系,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刻意安排的“巧合”,使得王文龙通倭的事情“败露”,这其中自然还能挖出在厦门岛上的其他荷兰奸细。
……
陈百户对本地的卫所兵吩咐:“眼睛都给我盯仔细些,待会儿那几个倭人一路上所接触到的等,都给我派人盯住。不要想着这么快把事情搞清楚,他们边做咱们边看,事后一个个拿去审问就是了。”
接着他又对一旁的泉州府班头吩咐道:“建阳先生那里可派人保护的紧了?”
“已经派了五个公人贴身护卫,若是建阳先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