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几天时间过去了。
这天中午时分,马主任的办公室里。
“辰子,按照你的药膳食谱,我帮你誊写了几份,你看够了吗?”
“应该差不多了。对了马叔,能吃是福不假,可是顶着个大肚腩,您自己个不难受啊?”
“嗨!你小子说我胖是吧?不过吧,这事儿还得怨你小子,如果不是你小子的手艺太好了,我也不能胡吃海喝。”
短短两个礼拜不到,马主任至少胖了好几斤。
领导开小灶,每次多余的菜品,杨辰一准儿会让人给马主任单独留下一份。
“马叔,言归正传,最近这小灶是不是太勤了一点?照这样下去,该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最近几天,几乎每天晚上都有3到4桌小灶,也就是招待餐。
杨辰倒是不累,就怕领导们最后吃出什么犯规犯纪。
“辰子,说句大话,咱们后厨这点吃的算个屁啊,就拿李主任和杨厂长来说,他们在酒桌上谈成的订单,或是结交的人脉,这才是重中之重。”
“马叔,您的意思是,不怕小灶好,就怕领导们办不成事儿?”
“没错,就是这个理儿。所以啊,你小子就是个厨子,领导让你怎么做,你小子就怎么做,哪怕最后出了事儿,那也跟你小子没有一毛钱的干系。”
“成,有您这话,我也安心了。”
几分钟后,杨辰来到厂办公楼。
“陈秘书,不忙吧?”
“哟,是杨副主任,您今儿是?”
“杨厂长昨天晚上跟我讲,说是不少领导们都对药膳感兴趣,可家里又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这不,我按照药膳食谱誊写了几份,一方面厂领导们人手一份,另一方面也方便李主任采购相应的食材和中药材。”
网络时代到来之前,食谱对于厨师而言十分重要,一般不会轻易流传出去。
可是杨辰不一样,因为同样的食谱,不同的人做出来,其味道绝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