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给我看看。”
“给,王教授。”
不一会,光头下那张脸,越变越精彩。
看到一半,眉头紧皱,硬生生止住了想往会翻的冲动。
漏掉太多细节了,前面矛盾的地方很多,可是在设定下又变得非常的合理。
很多对话场景,台词并不是固定的,都需要演员根据情景即兴发挥。
当然,最基本的内容框架是有的。
比如某个对话场景必须说谁是你的妻子、谁要进厨房了,你待会要跟着她一起去之类的。
近二十分钟后,王教授抬起头,“这故事有意思,真是你写的?”
萧振林点点头,和他聊了起来。
剧本本来就是他一手写出来的,又是准备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实在是太熟悉了。
两年多不是白过的,努力创作的同时,在基础上,又狠狠恶补了一波知识。
王教授看着萧振林的目光,有些复杂。
这样的人才应该去导演系的,但他是表演学院副院长!
再说了,那地方是简单推荐一下,就能够被录取的吗?
王教授领着他们去到导演系、摄影系等老师的办公区,要点廉价的劳动力。
听到一个艺考生在学校里拉起班子要拍电影,老师们都大吃一惊!
剧本是学生先看过,然后才是王教授看过,肯定没问题,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剧本。
而《彗星来的那一夜》制作起来,预算不到十万块,无所谓什么投资。
要人才的话,求之不得啊。
即便是大四准毕业的,都嗷嗷待哺。
每年的学生都很多,实践的机会真不多。
青影厂租设备的钱免了,胶片费付一下。
副导演、摄影、灯光、场记之类的岗位,都在学校里找到了人。
这就是背靠大树的好处,在外面,还不知道要为此奔波多久。
原本萧振林只是想找一个副导演,结果愣是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