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四卷结语:写尽伏笔,开始收线

第四卷结语:写尽伏笔,开始收线(2 / 5)

格意义上并不成立。

假如让我现在重写,我会将反派完全虚构,并将李五爷的戏份让渡给三大亨,这样才能维持整体基调,而且也便于发挥。

但在连载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头脑发热的情况。

我虽然有大纲,但大纲不等于剧情,真写起来,一步错,步步错,意识到出现问题时,也已经来不及推翻改写了。

正因为有了“沪上篇”的教训,所以本卷后半段写得格外谨慎,既让角色融入历史,又尽力避免产生太多瓜葛。

赵正北在战场上的表现如此,江连横拿到叛军情报的过程也是如此。

张大诗人到底是怎么擒获高、卢二人的,真相已不可考,但的确有零星的史料声称,是一个姓乌的营长供出的情报。

本卷末段,所有主要人物的结局都已铺垫完成,以后不会再有伏笔了。

我可以保证,所有结局都能在前文找到对应。

如果没找到,那就再找找。

尤其是核心主角团的结局,都已在“阴魂阵”和“猜灯谜”中有所交代,大家都看得出来。

阴魂阵的戏词改写过,网上有原版,个人推荐关明月唱的那版,语速较慢,侧重韵味。

猜灯谜的桥段中,灯谜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灯笼、灯谜、谜底、奖品同等重要,如果只是为了突出灯谜,那我就自己原创了,虽然写得肯定不够好,但肯定更贴近隐喻。

为什么非得隐喻?

不是我故意端着,而是都说网文强调互动。

在我看来,这些小彩蛋就是跟读者的互动,都是古人玩儿过的招数,一点也不新奇,更不是所谓的网文独有的特征。

关于结局,我也看过读者在书友群里的讨论,有人猜对了,有人想岔了,倘若综合起来,便已大差不离。

这足以见得,我并非可恶的谜语人。

往后的剧情,大概会比较好写,也不至于过分拖沓。

可能有人会说:快看,这老小子又在吹了。

最新小说: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抗战之这个杀星才9岁 大乾边关一小卒 女儿骨 北伐快成功,十八道圣旨召我回京 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 归流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抗战:天下第一孔二楞 顶级大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