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大的行走在朝堂上。
母子两个对此事倒是看法一致。
萧璇欣慰的摸了摸儿子的头,“荀老先生果真是有几分本事的。”
荀鹤游性子放荡不羁,这也让他他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有别样的见解,他只是太子之师,这样的身份也让他脱离朝堂之外,不必陷于局中,所思所想也更为客观周到。
由这样的人来教导储君,储君的思想也更为全面,考虑的也会更加详尽周到。
甚至于,有些时候的储君对待一些事情也会有些突发奇想,这些也是萧璇想要的。
太子今年六岁,但于朝政的见解颇有独到之处,萧璇也从不避讳他。母子两个是君臣,是母子,亦是师友。
太子本人对自己的师傅就更不用说了,荀鹤游这人喜欢寓教于乐,不是一味的让他读圣贤书,也不是让他一味的去照着某个大儒的想法去背去记,而是引导,用当下的时政来剖析,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剖析,引导太子去思考。
萧旭有天赋,太傅提一句,他便能领悟其中的要害,还能举一反三。
如此一来,太子的进步也是肉眼可见的神速。
就连朝中大臣对于这位太子也不敢小觑。尽管他只有六岁。
“殿下,仪和长公主求见。”小夏子进来禀报。
萧璇倒是有些日子没见到这个妹妹了。
“请长公主进来。”
“是。”
小夏子走了出去。
仪和长公主很快就进来了。
“臣妹见过皇姐。”仪和长公主朝萧璇行礼。
“仪和不必多礼,坐吧。”
萧璇对这个妹妹倒是不错。
仪和长公主谢了恩,又朝皇姐旁边的太子看去。
萧旭起身给仪和长公主见礼,“旭儿见过仪和姑姑。“
萧璇登基后,萧旭对自己的几位姨母都该称改称姑姑了,自己的几位舅舅倒是没变。
这也是太上皇的意思。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