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你说说,如果咱们能拿下湖州和上海,把控了湖丝的产地和口岸.咱们替代十三行和洋人做湖丝生意,有没有的赚?”
“那肯定有啊!”吴如孝笑道,“这咱能比十三行赚得更多!”
“比十三行更多?”苏三娘眨眨眼睛,“何以见得?”
吴如孝笑道:“十三行从江南拿货,走上数千里才能把货运到广州,一路上多少成本?而且十三行只做入口、出口,还是坐在广州等着买卖上门。既不出海去找客户、找货源,也不在广州经营个商市,把洋鬼子访客吃喝玩乐的钱都赚了。”
“还有呢!”罗耀国补充道,“十三行也不知道改进货品,不知道开发新品,买卖那是越做越小。清妖初年的时候,咱中国还有瓷器、茶叶、丝绸、白糖四大出口赚银子的好货。可现在只有丝绸尚可,茶叶都渐渐不好卖了。
而且,那仅剩下的丝绸也有人和咱在竞争!
说真的,这十三行的买卖实在不精明啊!等咱们拿下湖州、上海,可不能这么笨,一定得把湖丝越做越好,把上海的商市也经营起来,还得把和咱抢生意的日本丝往死里整!
整死了日本丝,咱们就一家独大,就有定价权了。有了定价权,咱们一年才能确保搞它个几百万!跟着咱们的天地会弟兄,才能吃香的,喝辣的诸位觉得本天使的生意经好不好?”
这个罗天使不但会《圣经》、《反经》,还会《生意经》!
跑外卖不也是生意吗?
平台能赚到钱,不就是因为把竞争对手挤死后有了定价权吗?可以压商家压小哥吗?
而晚清之后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之所以走得特别艰难,除了内部存在尖锐的人地矛盾,反反复复的“炸”之外,就是没有可以大笔赚取外汇的拳头产品了。
瓷器做不过欧洲,茶叶的生意被印度抢了,白糖也败给了工业化制糖,唯有一个湖丝.也受到了日本丝的激烈竞争,先是失去了丝绸的定价权——卖不上高价了。然后又被日丝抢光了外贸市场,卖都卖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