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真的!前几天袁大人、李大人的兵逃回来,听他们说咸丰爷在宝应大败,自己从战场上逃跑时,被捻军黄旗女将杜金蝉给活捉了!”
“杜金蝉?是那个捻军张大盟主的老婆大金吗?”
“对,就是她……张大盟主这下可要飞黄腾达了,至少得封个侯!”
“唉,他当年还叫我去参加他那个捻子军呢,我怎么就……”
“我也是啊!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都已经有人觉得自己跟错了主子,而且还是当着苗沛霖的面,虽说声音不大,但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这是公开警告他认清现实呢!现在可不是愚忠大清的时候,他苗沛霖要是还执迷不悟,那别人可就不是说闲话这么简单,说不定反手就是背后捅刀子。
苗沛霖心里门儿清,手底下这些人都是什么德行。他们和张乐行一样,都是淮北的小豪族。安徽淮河以北这地界,生活环境恶劣得很,夹在黄河、淮河之间,不是黄河泛滥,就是淮河发大水,要是黄河、淮河都消停,多半又闹旱灾。
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想活下去,就别想着当什么顺民,必须抱团结盟。风调雨顺时,就本本分分当农民;一旦水灾旱灾来了,抄起家伙就去别处吃大户。这些聚集起来的淮北农民,按照当地方言,被称作“捻”,也就是“一股、一伙”的意思。日子久了,淮北便有了“居则为民、出则为匪”的习俗,这民风,那叫一个极为彪悍!
张乐行聚集一大帮捻子反清拜上帝,苗沛霖则拉了伙捻子忠清办团练。虽说他们阵营不同,可实际上都是一群小豪强凑在一起。张乐行、苗沛霖这些大头目,都得哄着下面的小豪强,得带着他们吃香的喝辣的,不然这帮人随时可能拔刀相向。
如今,太平军势力如日中天,张乐行风头正盛。他苗沛霖要是再不改换门庭去拜上帝,说不定别人就要割了他的脑袋,献给太平天国了。
想到这儿,苗沛霖长叹一声,朗声道:“皇上,臣等本欲死战,奈何皇上您先降了……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