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功细细地查看了一下家中。
总共两间房子,加起来几十个平方。
一间大的主房,一间偏房,条件还行。
这个三进三出的四合院里,住着将近一百户人家。
他愣愣地想了好一会儿。
感觉到肚子饿了,便准备做饭。
他走到屋内的粮缸前,揭开盖子。
发现里面还有些棒子面,大概五六斤的样子。
记得家里操办事情的时候,还有一袋约五斤的白面。
也不知怎么不见了,也不知道被谁拿走了。
“靠,这院子里的人呐。”
他暗自思忖,看来以后自己也得多留个心眼儿了。
在这个年代,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
自行车需要自行车票。
缝纫机需要缝纫机票。
收音机需要收音机票。
粮食则需要粮食票。
如果没有票证,你就无法买到商品。
除非你去黑市高价购买,那样还冒着风险。
他老子每月的粮食配额是32斤。
其中25斤是玉米面之类的粗粮。
细粮只给了7斤,其中包括两斤大米和5斤白面。
虽然听起来32斤不少。
但实际上吃起来根本就不够。
怪不得三大爷要去左家庄换红薯。
一斤全国粮票只能换来四斤红薯。
那个时代的人都缺油水。
大家普遍缺粮。
人们的食物选项其实很有限。
无非就是肉类、蛋类这一类的。
但你一个月能吃上多少肉呢?
依稀记得自己一个月也就吃上那么一顿肉。
还勉强算频繁的就是鸡肉或鸭肉了。
至于水果啥的,那就别想了,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多少。
在这个年代,能吃到肉简直就是最开心的事!
瞧着自家缸里的那几斤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