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却想养猪致富。
当年,路顺风还在读大一的时候,他的初恋是一个河南农村的女孩,他曾跟着对方去过河南的农村,她家里就是养猪的,养猪场不算大,有几百头猪。
当时为了好好表现,他可是跟着对方的父亲学了如何养猪,如何制造青储饲料,哪怕不用粮食,只用青储饲料,也可以把猪养大。
只要有了猪,不仅仅可以卖钱,还可以制造猪油制造肥皂。
来到明朝这么久,他算上对大明的物价有些基本的了解。
一斗小米九十文,一只鹅五百文左右,鸡鸭几乎同价,三斤左右需要两百文,猪肉每斤五十文,羊肉每斤四十文,牛肉每斤二十文。
造成物价与后世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生产力造成的,大明不让杀牛,基本上都是病死或老死的牛,才被允许杀了卖肉,所以口感肯定不太好。
至于猪,可能是因为老朱家姓朱,故意抬高了猪价。
这些是路顺风猜测的。
一头猪采取青储饲料饲养,从出生到出栏需要八九个月,按两百斤计算,除掉下水和内脏,可以出一百四十斤至一百六十斤肉,哪怕按照最低的一百四十斤计算,可以卖七千文,也就是七两银子。
他种植的红薯、土豆制作成淀粉,留下的残渣也可以喂猪,哪怕养上十来头猪,就足够还债的了。
沈伯筠迟疑起来。
路顺风望着外面的沈孟娘道:“沈员外,您若是肯借钱给我,我保证绝对不会再纠缠沈大小姐!”
沈伯筠脸色阴沉:“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是嫌弃孟娘配不上你?”
“沈员外,莫要误会!”
路顺风急忙解释道:“沈员外,自古以来,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小子家道中落,如果孑然一身,无田无财,孟娘若是嫁给顺风,肯定会吃苦,不如给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一路顺风想来,沈伯筠怎么也是沈家庄最大的地主,地主家的闺女,自然要嫁给地主家的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