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多几克的样子。
张百顺眉开眼笑,他们一家一个月就可以赚二两七钱银子,一年下来还不挣三十多两?这可比自己种地强,租种十亩地,一年到头还不能混上一顿饱饭,万一天气异常,还要拉下饥荒。
路顺风望着吴山道:“吴师傅,你们是七月初九开始,到现在为止,仅仅工作二十八天,但是我也给你们算一个月的工钱,你是一两二钱,李林和他媳妇是九百文,共计三两银子,你们是……”
李林马上道:“给师父,俺还没出师,挣的钱都是师父的,这是规矩,师父给俺娶媳,把俺当儿子养,这恩俺一辈子也还不完!”
路顺风称了三两银子,给了吴山。
吴山收起银子又问道:“东家,咱们鸡舍做得差不多了,空了很多,接下来,还做什么?”
路顺风想了想道:“马上要收秋了,我准备在院里弄个地窖,你们俩能不能干?要是不能干,我再找人!”
因为红薯和土豆都怕冻,一旦被冻了,很快就容易腐烂,只有放在地窖里才能存半年以上。
吴山和李林马上表示:“不用找人,这活他们能干!”
发完银子,该喂猪的喂猪,该养鸡的养鸡,该干活的干活。
直到快中午的时候,路顺风这才发现,家里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仔细一想,他这才明白,原来是沈孟娘并没有过来。
路顺风望着宋二娘道:“二娘,孟娘告诉你今天为什么没来吗?”
宋二娘偷偷仔细打量着路顺风的神情,有些心虚地道:“她呀,以后估计不会来了!”
“为什么?”
路顺风有些不解。
“她要忙着嫁人啊!”
宋二娘道:“她现在要家绣嫁衣,准备嫁妆!”
路顺风虽然感觉沈孟娘年龄不大,可是在大明女子只要年满十四岁就可以嫁人了,而沈孟娘却十六了,属于大姑娘了,也到了合法结婚的年龄。
路顺风平静地问道:“那她准备嫁给谁?我认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