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不要工钱,也要自带工具过来挖渠。
在挖渠的同时,路顺风也扩大了养殖场的规模,通过收购,路顺风的猪圈终于突破三百口猪,牛也有了六十六头。
现在路顺风看上了周围的荒地,他现在可是有着六十多人,二百多亩地可不够种的,人均不到四亩地,太少了,别说吃,养殖都不够。
路顺风前来沈家,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沈伯筠。
沈伯筠听到路顺风想要开荒,他除了苦笑还是苦笑:“顺风,你想得太简单了!”
“怎么就简单了?”
沈伯筠苦笑道:“咱们沈家庄本来拥有将近一千八百多亩地,现在只有不到一千亩,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税赋太重!”
“那些荒地以前都是有主的,只不过主家经营不下去,只能扔下瘦田逃荒去了,现在沈家庄人越来越少,荒地越来越多,除了我的地,大部分有地的人都逃荒了。”
沈伯筠道:“你想开荒没错,可开出来的地太瘦,太难灌溉了,天旱一点就会颗粒无收!官府可不会管有没有收成的,他们只会按田亩收税,到头来,辛辛苦苦一年,非但颗粒无收,还得亏本!以前官府是鼓励大家开荒的,但是现在,谁去开荒大家都会怀疑他是不是脑子有病!”
“现在田税多少?”
“今年三斗!”
沈伯筠叹了口气道:“再加上运输损耗,胥吏的克扣,六七成都打不住!”
“我……”
路顺风道:“我可以挖渠,把小屯河的水引过来……”
“往年干旱的时候,小屯河的水不到三尺深,有的时候还干枯,你怎么灌溉?”
路顺风道:“一亩地只收一亩粮食,交六七斗确实是会亏本,可是如果一亩地可以收两石呢?甚至三石呢?”
“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收成?”
沈伯筠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对你来说不可能,对我来说就是一亩地收三石都是歉收!